徐若蘭
從赤坂到山梨
曾經的生命體驗告訴我,“美麗是會讓人失望的東西”。長途旅行、一本評分9.0的推理小說、雄心壯志的諾言。期待與真實之間的縫隙雜草叢生,想象成為落在地上的塵埃。
于是這一次,我嘗試不去給富士山任何的預設。他人鮮艷濾鏡里的富士山、昂貴相機里的富士山、紅葉點綴的富士山……怎樣美麗都與我無關,那不是我的富士山。
過多的設限會阻礙事物本身的流動,無論河流把我送到哪里,那都是最適合我靈魂生長的地方。所以,只有在富士山占滿我雙眼的那一瞬間,我才被允許放肆地狂想。
揭開富士山神秘面紗
這是我第一次去看一座活火山。漫無目的地沿著河口湖步行,我們走在不那么真切的冬天里。云,拂過富士山頂,再離開,潔白輕盈如棉絮絲。二月山頂積雪仍存,雪與黝黑的山體交織、流動,不均勻地從山尖向下伸展,和布滿我們身體的靜脈一同起伏。富士山的弧度是你微微拱起的手背。
日落時分,我闖進了我十六歲的一場幻夢。那些困在方格紙里的愿望、那些被擱置的勇氣——在雙腳與富士山的土地交融的一瞬間全部重現。
于是我想象生活在富士山腳下的二十四個小時與三百六十五個日夜。時間的尺度并不改變,但生命的積淀是否會因為這美麗的一切變得更濃郁稠密?
想要富士山的限定款手套,我和K在河口湖站的幾個特產店里打轉。遺憾的是沒有買到,再看表居然已經該回赤坂了。或許流過富士山的時間不同于外界。
回程的時候富士山依舊靜謐溫柔。我忍不住想問她擁抱過多少人的承諾或夢想,裝著來自多少經緯的期盼與愛敬。但富士山永遠都會是富士山,像不朽的春天,佇立在湖面之上。
永遠會有太陽照耀
山梨縣是藍色的地方。其實那天幾乎沒見到當地居民,但我看見了學校、牙醫診所、百貨賣場、破舊的皮卡和鏟積在路邊的潔凈白雪。漆黑色轎車駛過南北向延伸的馬路,我不知道誰在駕駛。前擋風玻璃在澄澈如洗的天穹下亮的刺眼。
我的眼睛里是海一般的湖水,她的顏色分明是調色板上純凈不摻雜色的柏林藍。湖岸的石椅旁立著湖中女神的塑像。定格、切片、凝固。
沿著主街向上遇到一家富士山主題的烘焙店,吐司創意地做成了富士山的形狀。隔著店門就能聞到純粹原始的食物香味。
后記
如今,像所有見證她風姿又戀戀不舍離開的旅者一樣,我甜蜜而凄涼地記下我與富士山共享的五小時。我是絞盡腦汁回想的人,用墨水織網的人,像笨拙的小丑企圖抓住逃跑的氫氣球。
留在記憶中的是沒有主語的沉默,我透過這一切,莊重地凝視著自己。感受或許可以被無限接近,但永遠也無法還原可以被無限近,但永遠也無法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