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莎莎
就業不僅是民生之本,更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路徑。近年來,安康市人社局堅持黨建引領,將黨建優勢轉化為就業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就業增收之路。
黨建領航,鍛造就業“主心骨”。安康市人社局始終將穩就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大力實施高質量就業提升行動,進一步增強就業穩定在居民增收中的基礎性作用,強力激活居民收入增長的內生動力。針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堅持市場化社會化就業與政府幫扶相結合,根據不同群體自身特點和就業需求,有針對性開展就業幫扶。黨員志愿者深入鄉村,宣傳就業創業政策,組織開展貼合市場需求的技能培訓,幫助群眾掌握實用技能,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在就業服務驛站和零工市場,黨員先鋒崗為求職者提供精準崗位推薦、最新就業資訊和專業職業指導,成為求職者的堅實依靠。
創業帶動,激活就業“新引擎”。黨建引領創業創新,為安康就業注入新活力。借助“歸雁經濟”,積極與在外人才聯絡,宣傳家鄉發展機遇與優惠政策,吸引1288名人才返鄉創業,創辦1361家企業,帶動5253人就業。深入開展人社工作進園區,黨員干部深入企業、學校、社區等調研,精準把握創業需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落實政策扶持。2024年發放的8.92億元創業擔保貸款、兌現的1478萬元創業補貼,都離不開黨員干部在金融機構和財政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在91家創業孵化基地,黨員帶頭開展創業培訓、提供專業指導服務,成功培育2094個創業實體。新社區工廠作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蓬勃發展,2024年發放工資4.76億元。黨員干部推動毛絨玩具等產業升級,實現“家門口就業”與“產業升級”雙豐收。
技能提升,增強就業“硬實力”。技能是就業的核心競爭力,黨建為技能提升注入強大動力。安康市人社局創新“勞務品牌+技能培訓”模式,培育出“紫陽修腳師”“旬陽建工”等國家級勞務品牌。黨員帶頭參與培訓課程設計與教學,技術骨干黨員分享經驗、優化培訓內容,提升培訓質量。2024年,3.7萬人次參與政府補貼性培訓,完成高技能人才取證1509人次,訂單式培訓助力重點群體技能就業率達80%,這些成果都離不開黨組織的有力推動。在全省職業技能大賽中,黨員選手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取得2金、1銀和優勝獎的好成績,充分激發廣大勞動者提升技能的熱情。新認定的500人次高技能人才,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產業支撐,拓寬就業“新渠道”。產業發展是就業穩定的基石,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安康市人社局依托移民搬遷安置點,構建“園區總部+新社區工廠+家庭工坊”模式。在產業規劃、項目引進、企業服務等環節發揮關鍵作用。借助蘇陜協作承接產業轉移,培育50余家毛絨玩具規上企業,建成安康毛絨玩具產業“五大中心”,目前在營新社區工廠1007家,吸納就業40585人(脫貧人口9502人),讓廣大搬遷安置群眾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這背后是黨組織的積極協調與黨員干部的全力推進。新社區工廠不僅解決就業難題,還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2024年產值突破95億元,獲評“全球最佳減貧案例”。未來,安康將推動毛絨玩具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級,力爭2025年產值突破100億元以上,為就業創造更廣闊空間。
黨建引領就業,為建設共同富裕幸福安康奠定堅實基礎。安康市人社局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堅持學用結合,不斷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優化創業環境,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以系統思維破解增收難題,讓每一位勞動者在這片土地上實現夢想、共享發展成果,共同繪就安康的美好未來。
(作者系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