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嚴杏棋 王舒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沃土,更是區域競爭的重要軟實力。近年來,嵐皋縣因地制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打造一流的政策環境、服務環境、法治環境和市場環境,使全縣經濟發展的韌性更強、動力更足、質量更高。
近日,嵐皋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的“項目管家”王艷平來到嵐皋縣城鎮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該企業上門辦理嵐河院子建設工程項目所需資料。“該項目資料將于6月底辦理完成,全過程只需要兩個月的時間。”王艷平說。
“過去,一個項目從提交標書到最后開標,企業就得‘跑斷腿’,如今‘足不出戶’有人上門幫辦代辦,省時更省力。” 嵐皋縣城鎮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運程說,“有了‘項目管家’之后,他們‘一對一’對我們需要辦理的事項進行詳細梳理,形成了一個制式化的清單,對于下一步要做什么就一目了然。”
這家企業是2025年嵐皋20個投資建設重點項目簽約提供“項目管家”幫辦代辦服務企業之一,即通過委派一名項目管家、多名部門聯絡員組成項目管家小分隊,按照“一企一冊”建立幫辦代辦服務手冊,開展“一對一”幫辦代辦服務,協調推進項目全過程手續辦理,為其提供全方位“一體式”政務聯動服務,促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
“我們將著力健全完善‘容缺后補’‘綠色通道’‘上門服務’等工作機制,充實服務手冊和跟蹤日志,將企業與審批部門高度黏合,為簽約代辦的項目提供更加精準的定制化服務,營造出‘政企高效互動、共促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嵐皋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劉鋒平表示。
在海拔850米的四季鎮長梁村,福建客商張智美夫婦建設的500畝林下魔芋基地坐落于此。2021年,這對“魔芋伉儷”被嵐皋“中國魔芋之鄉”金字招牌和魔芋產業獎補政策吸引,投資1000萬元成立了嵐皋縣潤福源魔芋發展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魔芋種植、加工和銷售。
工廠建設期間,通過嵐皋縣魔芋產業發展局、四季鎮政府的牽線搭橋,他們先行在長梁村流轉山林地500畝,建起了林下魔芋基地。“嵐皋的營商環境非常好,之前幫我們解決場地、水電等問題,前年鎮政府還幫我們鋪了產業路,魔芋運輸各方面也方便了很多,給我們節省了不少成本。”張智美說。
“項目前期我們主動對接,幫助該企業聯系加工廠房1棟、流轉土地500畝。簽約后,服務專班協助企業跑辦各類審批手續,主動協調工商、稅務、環保等部門,開辟綠色通道,壓縮審批時間。建設過程中,及時解決水電、園區道路1.3公里。”四季鎮鎮長劉源介紹。目前,該公司魔芋種植面積已發展到近千畝,平均每年發放勞務工資100余萬元。
近年來,嵐皋縣堅持“四苗并舉”抓市場主體培育、深化“愛我家鄉·歸雁興嵐”行動、強化“保育員式”服務,新落地招商項目31個,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088戶,培育“五上”企業13戶,瞪羚企業培育實現“零突破”。為保障項目建設,該縣通過營商環境“小切口”改革,建立重大項目攻堅統籌調度機制,培養“項目專員”,完善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強化“保育員”式服務,嚴格落實重點企業“五個一”包抓、“一企一策”親商助企日、“五上”企業遍訪等制度。從以前的“人工跑腿”到“數據跑路”,從“政策洼地”到如今的“服務高地”,嵐皋正以營商環境“優”,促經濟發展“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