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校門口售賣嵐皋野香椿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畢順 張璐)4月17日,陜西師范大學門口的行人紛紛駐足,陜西師范大學委派到嵐皋縣官元鎮二郎村的第一書記馬凱,正支起“小攤”賣起了嵐皋特色農產品野香椿。不到兩個小時,400余斤野香椿被搶購一空。
官元鎮是安康市嵐皋縣西部最為偏僻的鄉鎮之一,該鎮遠離城市的喧囂,擁有真正的“綠水青山”,因此該鎮的農副產品都是倍受歡迎的高山無污染產品。然而交通不便使該鎮的農產品銷售十分艱難,缺銷售渠道、缺知名度等問題擺在廣大干群面前。
四月,已是野香椿的收獲時節,看到農戶們采摘的鮮嫩野香椿只能在鎮內販賣銷售,市場需求量不大,農戶有時還賣不出去,干部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頭。這時,馬凱回想起去年把官元的土豆拉倒西安賣的成功經歷,立即向官元鎮申請將鮮嫩野香椿集中收購,運送到省城西安售賣。經鎮上商議后采納馬凱的提議,同為第一書記的本鎮干部李明自告奮勇與馬凱一同前往銷售香椿。如此,便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
售賣香椿看似容易,“幕后工作”卻十分繁瑣。馬凱經過縝密思索,首先加強宣傳工作,利用“互聯網+”機制,借助網絡平臺廣泛宣傳該鎮野香椿食用藥用價值及擬售賣的時間和地點。售賣之前,已成功接收到350余斤香椿的訂單。村上也開起了動員會,各聯村干部將“售賣香椿到省城”的計劃告訴廣大群眾,鼓勵老百姓積極采摘香椿,以便批量收集售賣。老百姓聽說工作隊將高于市場價來收購,積極性都很高。加之鎮村干部不時提醒督促,香椿采摘進展十分順利,第一批共收集到400余斤鮮嫩可口的野香椿。
“第一書記”古城賣香椿,使邊遠村鎮特色產品走出了大山,既為該鎮野香椿銷售找到出路,避免資源浪費,助力農民增收;也讓城市的人們嘗到了健康的綠色食品,也極大地提升了該鎮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