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宋孝波 張彬 單東萌
新春伊始的漢濱區大竹園鎮糧茶村,寬闊整潔的公路順著山盤旋而上,白墻紅瓦的自建房散落其間,火紅的“燈籠”和對聯一同勾勒出一幅祥和美好的鄉村錦繡圖,多個農家樂正在緊鑼密鼓地開門迎客之中。
大喜農家樂在糧茶村小有名氣。時值中午,農家負責人扶亞軍和他的妻子正忙碌著為即將前來就餐的客人準備食材。
“我們大年初二就開始營業。今年春節生意比以前好很多。”身著白色上衣、圍裙和工作帽的扶亞軍,顯得特別干練。一會兒工夫,晶瑩剔透、薄厚均勻的臘肉和翠綠色的蒜苔相得益彰。切菜、配菜、烹飪……一道道工序,扶亞軍都麻利地操作著。
39歲的扶亞軍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退役軍人。2017年回鄉開辦農家樂。經過幾年的摸索打拼,靠著優質的菜肴、優良的服務、實惠的價格,大喜農家已經遠近有名,每天來店里就餐的顧客絡繹不絕,然而“廁所問題”成為困擾該集鎮農家樂發展的難題。
“以前,一到夏天,蚊蟲亂飛。特別影響游客的心情和就餐環境。”回想起以前的場景,扶亞軍打開了話匣子。
為了破解“廁所問題”,大竹園鎮累計進行廁所改造1200余戶,投資4000萬元建設10公里的污水管網,建設8個污水處理廠。同時定期收集、轉運生產生活垃圾,徹底解決群眾發展和生活環境的“痛點”。
“現在有了衛生廁所,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統一收集處理,解決了我們農家樂和生活的難題。”扶亞軍高興地說,這些年,他們在旅游產業發展中收獲了紅利,從無人問津到引來八方游客,從破舊村落蝶變新農村,都是靠著黨和國家的好政策。
“清明前后,農家樂會迎來旅游的高峰期。好多游客、客商前來采茶和旅游,也是我們生意的旺季。”扶亞軍對于未來發展,信心十足,“今年我們要增加菜品種類和質量,吸引更多的游客。”
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大竹園鎮不斷加強旅游配套服務和環境整治,注重硬件提升和軟件優化,著力營造安全文明的旅游環境,以一流的旅游體驗把“頭回客”變成“回頭客”,把“過路客”變成游客,打造產業更強、環境更美、農民更富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