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呂升奎)近年來,白河縣人大常委會充分運用審計成果,通過制度創新、清單管理、聯合督查等方式,努力構建人大監督工作閉環,不斷強化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跟蹤監督,促進財政預算執行規范化。
制度創新促規范。2024年,白河縣人大常委會出臺了《關于加強對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跟蹤監督的決定》,建立了縣政府及有關部門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審計整改工作情況制度,對審計工作報告和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的審查監督作出了詳細規定,對監督方式、監督程序、工作機制、整改責任落實等方面進行了規范,進一步促進審計整改監督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清單管理督整改。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清單“雙清單”管理制度。縣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同級審”工作報告后,審計部門結合審議意見,對審計問題進行全面梳理,分類制定問題清單,明確整改目標和期限,壓實整改責任。被審計單位對照問題清單,逐項進行銷號整改,將整改結果情況形成整改清單,并按要求在規定時限內向縣人大常委會匯報整改情況。
聯合督查重實效。縣人大常委會還組織部分財經專家、人大代表,會同縣審計局組成審計整改聯合督查組,對整改情況進行核實督查,對整改不積極、不徹底的部門,發放限期整改督辦函。年底,縣人大常委會開展審計整改工作專題詢問會,會上對整改情況進行通報,并進行滿意度測評。結合詢問結果,督查組繼續跟蹤監督重點問題整改情況,把專題詢問成果轉化為改進工作的實際成效,確保真整改、改到位。
五年來,在縣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中,審計發現問題整改率從89.26%提升到97.43%,整改效果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