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賀余環
近日,走進白河縣宋家鎮磨坪社區岑氏龍妃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土蜂養殖基地,陣陣蜜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數百個蜂箱整齊有序地排列在花海間、茶園里,成群的蜜蜂飛來飛去,辛勤地采收著“致富蜜”,不遠處的廠房里,工人師傅們正緊鑼密鼓進行裝修。
“我養殖的都是中華小蜜蜂,每箱有兩三萬只,這500箱土蜂每年割一半留一半,能產下1噸多的蜂蜜,凈利潤就有20來萬元呢!”合作社負責人岑道耀一邊介紹一邊細心地打開蜂箱,逐一察看蜜蜂繁殖情況。
今年42歲的岑道耀自小生長在農村,不甘貧困的他從2016年開始接觸養蜂行業,輾轉鎮坪等地拜師學藝,從起初的小打小鬧到如今的規模化養殖,他始終將養蜂當作“甜蜜”的事業來做,逐漸成長為養蜂行業的行家里手。依靠土蜂養殖他不僅摘掉了“貧困帽”,鼓起了“錢袋子”,還幫助鄉親們走上了致富路。
“目前合作社累計流轉土地60余畝,種植了桃樹、杏樹等多種果樹,養蜂500箱,同時通過‘合作社+農戶’的形式,示范帶動周邊數十戶農戶共同發展林下養蜂產業。”據悉,在鎮村的大力支持下,生態養蜂成為磨坪社區特色產業之一。為了擴大養殖規模,2022年,岑道耀通過“鄉村金融超市”貸了20萬元扶持資金,用于建設加工廠房和生產車間。“目前占地4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已初步完工,我計劃再購入標準化蜂蜜灌裝、消毒設備,建成一條專業化蜂蜜生產線。”岑道耀說。
岑氏龍妃土蜂養殖基地位于青春溝口,一河兩岸山清水秀生態優美,一年四季漫山遍野的桃花、杏花、櫻花、油菜花、菊花競相開放,蜜源十分豐富。“我們家的蜂蜜口感香甜、清透晶瑩,沒有任何添加物,是純天然的綠色產品,很受消費者尤其是女性客戶的青睞。”在持續提升蜂蜜品質的同時,岑道耀堅持線上線下兩手抓銷售,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和知名度。如今“岑氏龍妃”土蜂蜜積累了縣內外大批客戶,不僅如此,每年還通過“832”扶貧電商平臺、抖音、朋友圈等線上渠道大量銷售。
“磨坪社區氣候溫潤、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在80%以上,但在此之前卻沒有一個成型的林下產業……”磨坪社區黨支部書記柴正偉介紹,發展林下養蜂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生態“紅利”。
眼看著養蜂掙錢,磨坪社區五組農戶岑年生抓住機遇養了10箱蜜蜂,昔日的養蜂人岑道耀搖身一變“技術員”,不僅手把手地提供技術指導,還代為銷售。去年一年,岑年生僅僅依靠養蜂就增收4000余元。“感覺現在的生活,就像蜂蜜一樣甜滋滋。”岑道兵是土生土長的磨坪人,為了方便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多年來他只能在家中務農,自基地建成以后,他便將部分土地流轉給合作社,還在家門口找了一份務工管護的好工作。
“養了這么多年蜜蜂,雖然現在養殖規模有限,但我相信只要肯奮斗,腳踏實地,生態養蜂一定大有可為。”岑道耀堅信,只要利用好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就一定能把蜜蜂養殖做成大事業,帶動更多的群眾依靠生態養蜂致富。
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和包聯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磨坪社區持續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瞄準“產業富民”道路,按照“特色鮮明、規模高效、循環生態、示范帶動”總體要求,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員干部、鄉賢能人示范帶頭作用,強化技術指導、政策支持,精心培育了青春茶業、老柴林果、凱奕油茶種植、錦筆寨生態農業、岑氏龍妃土蜂養殖等一大批優勢特色產業,持續拓展了群眾的增收渠道,為助推鄉村振興步伐、百姓致富增富孕育出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