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日前發布《2024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顯示,距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僅剩6年時間,但目前取得的進展與實現目標要求仍相去甚遠。7月8日,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明娜·穆罕默德在2024年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開幕式上表示,為應對全球諸如貧困、糧食不安全及氣候變化等緊迫挑戰,國際社會需采取變革性行動與大膽政策,共同推動創新解決方案,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2015年9月,聯合國通過以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核心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這17個目標涵蓋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各方面,致力于在2030年前消除貧困、促進平等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此次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僅有17%的目標進展順利,近一半的目標“進展甚微或一般”,超過1/3的目標“停滯不前或出現倒退”。沖突不斷升級、地緣政治緊張和日益嚴重的氣候變化嚴重阻礙了這些目標的進展。
根據該報告,與2019年相比,2022年全球新增了2300多萬極端貧困人口,1億多人遭受饑餓。截至2024年5月,被迫流離失所者的人數再創新高,接近1.2億人。在暴力不斷升級的情況下,2022年至2023年間,全球平民傷亡人數激增72%。2023年也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氣溫升幅接近1.5攝氏度的臨界點。創紀錄的海水溫度引發第四次全球珊瑚礁白化事件。報告呼吁所有國家加倍努力追求公正的氣候轉型,這對于應對氣候變化、空氣污染和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全球性危機至關重要,同時也有利于實現更可持續的增長。
報告顯示,目前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投資缺口為每年4萬億美元。未來,需要大量投資和有效的伙伴關系來推動糧食、能源、社會保護、數字連接等領域的關鍵轉型。報告呼吁,國際社會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資金和財政支持,特別是富裕經濟體需要為脆弱國家提供更多融資。改革全球金融架構對于釋放推動可持續發展所需的資金也至關重要,發展中國家必須在全球經濟治理和國際金融體系中獲得更公平的地位。
盡管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面臨一些挑戰,但聯合國在報告中也對一些成功案例予以肯定。例如,全球在部署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過去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年均增長率達8.1%,這表明促進能源轉型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此外,全球互聯網普及率在過去8年里提高了約70%,全球移動寬帶覆蓋率達到95%。
“當前迫切需要更有力、更有效的國際合作,才能從現在開始取得更大進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還有6年多的時間,我們決不能放松兌現在2030年消除貧困、保護地球和不讓任何人掉隊的承諾。”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11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