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周婷婷)3月28日,記者從西咸新區融媒體中心了解到,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啟動一年來,西咸新區充分發揮秦創原總窗口示范效應,優化創新生態,釋放創新活力,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特區”,引進科技型企業731家,春種基金完成出資承諾2.27億元,新增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901家。
2022年,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將著力打造立體聯動孵化器、成果轉化加速器、兩鏈融合促進器的“三器”建設示范樣板,使之成為陜西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全面呈現“企業主體、人才主力、市場主導、政府主推”。
據了解,秦創原預計全年引進孵化器20家,占地2266畝的秦創原科創生態島全面啟動,規劃建設科創載體93個2217萬平方米、年內可交付使用309萬平方米,漢中、寶雞科創中心(企業聯絡處)已揭牌運行,商洛、安康飛地孵化園正在積極洽談。灃東立體聯動孵化器總基地完成建設方案。
為了打破科技鏈與產業鏈的轉化“堵點”,讓科技優勢更多地轉化為經濟優勢,西咸新區在交大等高校探索創新成果轉化批量授權模式,與西電等5所高校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利用線上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已整合大型科研儀器4000余臺,信通院通信檢測實驗室等小試中試基地建成投用。累計舉辦58場路演、推出191個轉化項目,笛眾泰科技獲真格基天使投資,3D人臉識別、思摩威項目分別獲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第一、第二名,促成高延性復合材料等有潛力的產業化項目簽約落地。
為了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加速融合,西咸新區編制發布“兩鏈”融合空間布局規劃,會同省能源局編制氫能產業規劃和政策,建立了氫能產業創新鏈技術圖譜,推動陜西省氫能產業基礎建設基金設立。
配合省工信廳編寫并發布《陜西省數控機床產業鏈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4年)》,會同省機床工具協會、秦川機床成立陜西省數控機床產業創新聯盟,秦川集團創新基地完成項目簽約,陜西固高研究院、固鎂科技、萬威刀具等項目完成公司注冊,形成面向軍工領域第一批12個“結對攻關計劃”項目,推動交大與相關企業合作建設了隆基零碳能源研究院、陜汽新能源自動駕駛車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10多家央企和創維、瀚海氫能、頂象科技等20多家知名民企在總窗口落地項目。全區有13家企業納入省級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庫,同力重工于2021年11月15日上市北交所,2家企業有望今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