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把頂層設計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
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自5月20日起,“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網絡征求意見活動。廣大網民可進入相關頁面建言獻策,有關意見建議將匯總整理后提供給中央決策參考。
5年前編制“十四五”規劃時,習近平總書記也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
治國理政,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問計于民。
馬克思說,“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走群眾路線,善用眾力、善集眾智,是黨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制勝密碼。
一方面,國家發展規劃以人民為旨歸。今年4月底,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時指出,“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只有把百姓各方面訴求和多層次需要融入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才能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另一方面,人民群眾處于生產生活實踐一線,對事物的觀察更直接、對情況的了解更具體、對工作的把握更實在。“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只有堅持眼睛向下,充分汲取一線智慧,才能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更好凝心聚力。
從地方到中央,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政實踐里,深深地鐫刻著問計于民的理念。
在河北正定,習近平同志主導啟動正定縣歷史上第一次問卷調查,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初步制訂出全縣1985年工作計劃和要抓緊辦的十件大事。
在福建廈門,一場征文活動引發全市性大討論,十多篇征文中的善計良策被采納進入習近平同志主持編制的《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在浙江,短短118天,習近平同志跑遍11個地市,在深入調查研究、充分了解群眾意愿后,提出了“千萬工程”。
在上海,習近平同志進社區、下基層,從繁華街區到老式里弄,從田間地頭到村宅農家,了解百姓所需所想所盼。
……
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都到團組同代表委員一起審議討論,聽民聲、察民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
問計于民的形式更加豐富多樣。
2016年4月,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漢朝王充的名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寓意為政者要走出廟堂,到草野中去觀察、聽取意見。
“草野”在哪里?總書記分享自己的見解:很多網民稱自己為“草根”,那網絡就是現在的一個“草野”。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
4年后,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網上意見征求活動。通過互聯網就規劃編制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這在我國五年規劃編制史上還是第一次。
來自各行各業的網友累計提出建言超過101.8萬條。在文件起草過程中,一位網名“云帆”的網友所提“互助性養老”的建議,最終被寫入文件。
當年7月到9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了7場專題座談會,涵蓋企業家、黨外人士、經濟社會領域專家、科學家、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地方黨政領導、基層代表等各領域各階層人士,廣泛聽取意見建議。
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開展。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次將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相關工作面向全黨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在人民群眾廣泛響應、積極參與下,活動期間共收集各類意見建議留言超過854.2萬條、2.9億字。
在習近平總書記倡導引領下,全黨全社會為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獻計獻策的風氣越來越濃厚。
“我為‘十五五’規劃獻一策”網絡征求意見活動為期1個月。
“建議加大對農村快遞網點的政策扶持”“希望老舊小區改造優先解決電梯加裝、無障礙通道等民生需求”……剛剛開始幾天,已經有不少網友在建言專欄下留言。人民群眾的智慧、心聲必將為高質量完成“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注入源頭活水。上下同欲者勝。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澎湃著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