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保長虎)為切實提高全體林業干部的生態扶貧業務工作能力和水平,全面熟悉和掌握林業脫貧攻堅有關政策,推動全市生態脫貧工作整體上層次、上水平。11月17日,市林業局在嵐皋縣組織召開全市生態脫貧創新管理模式培訓會。
培訓會上,嵐皋縣農林科技局生態脫貧辦現場演示了《生態脫貧補償基礎信息數據庫》管理系統,并結合事例介紹了生態脫貧基礎信息數據庫操作和應用。會上結合近年來中、省、市出臺的一系列生態脫貧文件及政策要點進行了系統培訓。嵐皋、漢濱、平利、紫陽和旬陽5縣區結合培訓內容,總結交流了生態脫貧工作經驗。
2017年以來,全市各級林業部門緊緊圍繞“生態受保護,農民得實惠”發展主題,突出林業產業、重點工程、生態保護、森林旅游等重點任務,采取聘用生態護林員安排一批,實施退耕還林、生態效益補償等林業重點工程項目補助一批,發展林業產業帶動一批等綜合措施,大力發展林業生態經濟,強力推進林業生態脫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各縣區在深入推進生態脫貧過程中,不斷拓寬思路,積極大膽探索,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尤其是嵐皋縣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通過建立生態脫貧基礎信息數據庫,不斷創新生態脫貧管理模式,實現了生態脫貧由“粗放管理”向“精準管理”轉變,為全市乃至全省生態脫貧電子數據庫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就下一步工作,會議要求,全市各級林業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為指引,進一步深化認識,提高政治站位,以啟動建設生態脫貧示范市為抓手,組織實施“千村千處山林經濟扶貧示范點、林業產業脫貧、生態建設脫貧、林業科技脫貧、生態補償林業鄉村振興計劃”等五大林業脫貧工程,大力發展林業生態產業,帶動貧困農戶增收脫貧,對照全年目標任務,統籌抓好當前工作落實,同時超前思考,科學謀劃2018年生態脫貧工作,力爭在“生態脫貧規定動作”上出亮點,在“生態脫貧創新模式”上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