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吳亞君
“這是我們的電話,大家有什么困難或者需要解決的問題,都可以找我們。”6月19日,漢濱區政協婦聯界別委員工作室負責人黃琳一行,帶著價值2萬余元的119套校服和學習用品走進五里鎮富強九年制學校,并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以幫助學生解決困難。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知道了這個學校的孩子們8年來都沒有穿過校服。作為委員工作室負責人,我有責任給孩子們解決點實際困難。”黃琳說。
婦聯界別委員會工作室負責人黃琳開展愛心捐贈活動
為打造聯系群眾新紐帶、民主協商新路徑、團結聯誼新平臺,探索富有時代特征、政協特點的協商新路子,漢濱區政協探索開展委員工作室建設。政協委員工作室突出委員界別特色,實用、管用、好用,讓委員工作室真正“活了起來”,也讓委員真正走進百姓,讓百姓感覺到政協就在身邊。
自2022年換屆至今,漢濱區政協共建成委員工作室26個,其中區域委員工作室4個、界別委員工作室12個、行業協會委員工作室5個、個人委員工作室5個,共有327名委員參與其中。
漢濱區政協主席蔣平調研城東新區高質量發展
高位推動,搭好履職新平臺
“我們現在有辦公場所、有工作流程、有上墻制度,在工作室接待群眾,一方面將黨委、政府的好政策宣傳出去,一方面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橋梁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漢濱區政協中共界別委員洪紀橋經營著一家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平時忙于事業,很少有機會深入基層調研,自從委員工作室建成后,在他輪值期間接待了不少群眾。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他對社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了更加細致全面的了解和認識,也為更好促進自己企業管理提供了靈感。
區政協在中共界委員工作室舉辦壬寅中秋節各界人士座談會
“委員工作室以委員為主體,大多建在社區、企業、園區和社會組織場所,具有面向群眾、扎根基層的特點,有著‘開門就是基層、出門就是群眾’的優勢。依托委員工作室,委員可以更加便捷、靈活、高效地聯系服務群眾,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并圍繞帶有普遍性的急難愁盼問題開展協商,助推解決民生問題。”漢濱區政協副主席劉天保介紹。
為了切實讓委員工作室在建起來的同時轉起來,漢濱區政協制定了《委員工作室建設工作方案》,讓每個委員工作室職能清晰、要求具體、高效運營、便于管理。同時,成立以黨組書記、主席為組長、副書記及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壓實班子成員各包抓3至5個委員工作室責任,每季度召開一次調度會,按照布局合理、建設標準、管理規范、運行高效的原則,確保每個委員工作室建起來、干起來、成效好。
“書香政協”誦讀活動
“火熱”的工作局面隨即打開。在禹紀興委員工作室,一場“學習促履職,書香聚共識”的委員讀書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在飽含深情的誦讀聲中,委員們學習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新時代政協委員的光榮使命;在流水鎮,漢濱區政協農業界別委員們走訪調研了中心社區工廠、河心民宿、承英茶園等項目,了解了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面臨的困難后,與會委員就進一步發揮聯系服務群眾作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交流發言;在五里工業園區,漢濱區政協新聯會委員工作室組織委員開展“深入走訪察企情,助力發展暖企心”主題活動,圍繞助推企業穩增長和品牌提升打造實地調研……
目前,各委員工作室管理規范,運行良好,成效明顯,成為全體政協委員在一線的理論學習園地、聯系群眾的橋梁、社情民意的窗口、議政建言的渠道、匯聚力量的平臺。
完善機制,激發履職新活力
不久前,漢濱區政協工商聯界別委員工作室的13位政協委員走進流水鎮窯頭村剛子茶園,專題調研“萬企興萬村”行動進展情況。座談會上,茶園負責人侃侃而談帶領鄉親們致富的成效,并展望產業興農前景,也流露出富硒茶的“市場困惑”。委員們為成績喝彩,為問題解碼,紛紛獻良策、出真招。委員工作室第一召集人翁軍表示,帶著委員、帶著問題“走出去”,帶著經驗、帶著答案“走回來”,在這“一來一回”中,走出了“人民政協為人民”的成就感、榮譽感和價值感。
漢濱區政協工商聯委員工作室以微調研、微協商、微建言、微服務、微心愿和強學習的“五微一強”方式方法,制定委員輪值制度,結合“委員活動日”,每月安排1—3名委員做好群眾來信來訪和走出去調研協商。今年以來,輪值活動內容豐富,成效良好。
4月11日,革命老區委員工作室聯合退役軍人協會委員工作室開展慰問關愛老兵活動
漢濱區政協抓組織聯絡,統籌成員配置。把履職能力強、社會有影響、資源條件好的委員推舉為第一召集人,協調1-5名委員作為梯次召集人,實行召集人輪值制度,確保每次委員履職活動都有一名委員作為輪值召集人。同時,科學分配委員,堅持就近便利和委員自愿申請加入原則,根據每個委員工作室功能定位,選派10至15名委員入駐,目前327名委員全部入駐相關委員工作室。2022年底,區政協對各工作室進行了檢查評比,10個優秀委員工作室在政協安康市漢濱區第十六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被通報表揚,并各獎補經費5000元。
“今年,我們在年度考核體系中設置了群眾評價分值5分,組織服務對象現場民主評價打分,真正促進委員工作室建在群眾中,履職為人民。考核結果將在政協全體會上通報,與政協委員履職掛鉤,作為委員工作室經費以獎代補主要依據,分三個等次予以獎補,最低獎補3000元,最高不超過10000元。”漢濱區政協副主席劉天保介紹道。
打造好委員工作室這個“新陣地”,制度是根本。漢濱區政協建立健全了專題學習、聯系服務群眾、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反饋、考核獎勵等基礎性制度,掛牌上墻,量化考核,增強制度執行效果。同時,按照“黨小組+委員工作室”的組織構架,指導每個工作室成立了黨小組,黨員委員落實雙重組織生活,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加強與黨外委員結對聯誼,激發工作室活力,保證正確政治方向。
李天平委員工作室組織成員為關廟鎮唐塘村送仔豬
張永華委員工作室接待社區群眾心理咨詢
區政協還在征求部分委員意見的基礎上,確定每月每個委員工作室開展一次“委員走基層”,由召集人組織委員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開展微調研、微協商。指導各委員工作室扎實推進“一室一特色品牌”建設,去年以來,先后打造了周云康委員工作室“水上救援”、晏長麗委員工作室“走基層、送健康”、李天平委員工作室“圓夢行動”、張永華委員工作室“青春期心靈驛站”、禹紀興委員工作室“富硒美食委員說”、醫藥衛生界別委員工作室“委員說健康”、關愛青少年兒童委員工作室“鄉村女童保護”、科學技術界別委員工作室“賦智助業、勵耘助學”等10余個特色品牌,網絡點擊關注量超過10萬人次,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關注民生,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在漢濱,說起周云康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他是群眾公認的大好人,去年還被評為“全國見義勇為模范”。這些年,周云康多次營救溺水者,他還帶領50名漢江游泳愛好者成立了安康首支民間水上救援隊——安康漢江志愿者救生隊,被當地人稱為漢江上的“生命守護神”。如今,這支隊伍發展到300余人,每年救援溺水群眾20多人,周云康也因此在群眾中有著很高的聲望。
周云康委員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6月,是漢濱區政協首批授牌12個委員工作室之一。周云康說,委員工作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能夠及時反映群眾利益訴求。委員工作室的設立,使自己獲得了群眾的充分信任。鄉親們沒事都喜歡來找他聊一聊,大家就身邊的民生問題暢所欲言,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參政議政信息。
漢濱公安分局交警大隊2022年度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匯報座談會
今年初,周云康委員工作室多次收到群眾上門反映“安康城區小電瓶車亂停、亂放”等問題。周云康委員迅速組織部分委員實地調研,取得第一手資料,撰寫了社情民意信息,得到漢濱區交警大隊的重視,并迅速開展整治。據漢濱區政協統計,一年來,通過“委員工作室”提交的社情民意信息占全年社情民意信息總量的近40%,有效推進了群眾身邊難事的解決。
晏長麗是安康天行健體檢中心法人代表,也是漢濱區政協常委,婦聯界別委員,從小受“赤腳醫生”父親影響,工作后她一直從事醫療與健康事業。2017年,她將目光投向了漢濱中小學生直飲水問題,結合自身工作和行業特點,她深入各中小學認真開展調研,呼吁各級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關注校園飲水問題,幫助學校建設自來水管網、安裝直飲機和桶裝水等,從硬件建設、設備保障、質檢安全等方面出發,保障學生飲水安全。“我提的關于中小學免費為學生提供飲用水的建議,得到了漢濱區各級部門的高度關注,很快得到了落實,用兩年多的時間解決了全區中小學生直飲水的問題。”晏長麗說。
晏長麗委員工作室開展義診活動
有別于以往的固定辦公點,工作室打破了地理條件限制,把“群眾跑路”轉為“委員下沉”。在最貼近百姓的地方宣傳思想、凝聚共識,也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群體的意見訴求,各委員工作室充分發揮界別優勢、行業資源和委員專長,對界別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對口解決,充分做到“建言建在點子上,議政議在關鍵處”。去年以來,漢濱區委員工作室共開展微協商210場次,征集提案185件、社情民意240余條,提交各級各部門解決190余件,協助所在鎮(街道)、村(社區)梳理群眾情緒、化解問題反映150件,成為轄區單位和鎮街道、社區(村)社會治理的“好幫手”。
區政協舉辦慶“七一”暨脫貧攻堅扶貧搬遷文學作品頒獎活動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奮力推進漢濱舞龍頭、走前列,引領發展的關鍵一年。我們把‘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貫穿政協履職全過程,堅持守正創新,密切聯系群眾,進一步提升委員工作室履職質量,促進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推動漢濱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漢濱區政協主席蔣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