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是劉亦菲塑造的第三個母親角色,這個角色壓抑、敏感、孤獨、恐懼,電影《烽火芳菲》也幾乎把所有的重點都落在了這個角色上,以一個平凡的女性視角重現一段鮮為人知、聯結兩個國度的抗戰歷史。
最初接到這個角色時劉亦菲有幾分意外,她稱導演比利·奧古斯特并未見過她,卻敲定她為這部戲的女主角,這讓她備受鼓舞,也讓她之后的創作顯得特別順利。
“他是我合作過最輕松的一位導演,他對演員是一種極度的信任,他表現出來的是對所有人在藝術創作上的尊敬,有了這樣一種互相的信任,創作就很順利!眲⒁喾品磸吞岬健靶湃巍,也多次流露對導演的感激。
相對其他展現戰爭的影片,《烽火芳菲》是安靜的,特別是“英子”這個人物,有一種獨屬于東方女性的內斂與堅忍,寡言少語,情感的流露更多靠一個動作或眼神,但整部影片卻不失一種靜水深流的力量。
如何將這樣一個角色塑造得恰到好處,于細微處見人性成了觀眾對劉亦菲最大的好奇!胺佃睔w真,用心靈去和角色溝通,自然會產生一種恰當的符合這個人物情感的行為方式!眲⒁喾品Q。
她會刻意為自己營造一種安靜,“我需要一個安靜的氛圍讓我能夠穿梭于各種情緒之間,我如果很浮躁,在一個點上很興奮的話,轉化的時候可能就沒有那么容易。”
圖為:電影《烽火芳菲》劇照。片方供圖
另外,她也坦陳:“演員面對角色永遠是一個學習的狀態,沒有一個現成的角色給到你是你可以不用準備的,這樣不夠創作,每一次創作都要經歷各種各樣的融合,這個角色也是,但我能夠比較有信心地去完成這個角色,是因為我心中有對這個角色的愛,對體驗這樣一些情緒的渴望!
觀看過《烽火芳菲》的觀眾對其中的一場戲大概都印象深刻,英子要求杰克回到地下室,以免他被發現,連累自己一家以及村民。此時的英子,情緒在一步步遞進中臨近崩潰,與電影前半部分壓抑、逆來順受的狀態形成了一種鮮明反差。
“這場戲是一鏡到底完成的,她吵完架身體都是抖的,還未能出戲。”《烽火芳菲》總制片人孫鵬透露,她稱一開始對于劉亦菲是否能詮釋好這個角色心中無底,但幾場戲下來后,特別是劉亦菲每次拍完戲會在邊上安安靜靜地看書、看劇本,讓她放下了最初的“偏見”,并且相信“她可以挑戰任何一個角色。”
“挑戰任何一個角色”正好也是劉亦菲對演員身份的理解。她告訴記者自己不會過度地去挑劇本,“因為我想賦予劇本更多東西,如果去挑的話,你可能更安全,不會去演所謂的不好的戲,但是這樣就離演員的身份遠了。”
她也不認為有哪一個角色是駕輕就熟就能完成的,在她看來“任何一個角色都要付出同等的努力”。(完)